建设中医药强省正当时·关注中医药新业态丨+X=?
2023年我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1.93万亿元。专家觉得,中医药产业是极具增长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贯通一、二、三产,覆盖产学研用的全产业链特性,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动能,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
办公室坐得久了腰酸背痛,去艾灸馆理疗一下,浑身轻松、元气满满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
打开购物软件,面部艾灸按摩仪、黄芪面霜、中药足浴包等含有中草药成分的产品销量惊人……
近年来,随着国潮风盛行,加之老百姓对健康生活愈发重视,跟着古人学养生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古老而悠久的中医药,碰上新时代新生活新需求,撞出了五彩斑斓的火花。
发轫于日益强盛的文化自信。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深邃的东方哲学智慧,蕴含了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医药底蕴深厚、文化灿烂,自古医林兴盛,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
契合了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追求健康的内在需求。“上工治未病”,中医药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具有“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中医药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有目共睹,有效契合了群众以预防为中心、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需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2.56%,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信任率均高于90%,中医药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得益于各方面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扶持。习在南阳视察医圣祠和艾草企业时,就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地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作出重要指示。作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药大省,河南近年来为推动中医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扎实举措——颁布施行《河南省中医药条例》、印发《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召开高规格大会布局中医药强省建设、成立省中医药科学院提速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成效有目共睹——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和开放床位数位居全国前列,获批4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高层次人才“星光璀璨”——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7人、岐黄学者6人、河南省名中医11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80人。
既有内因驱动,又有外因加持,中医药新产品、新业态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下一步该如何走,才能掌握主动权?
近日举行的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也许会带来一些启示。会上展示的不少与中医药行业深层次地融合的智能科技成果令人瞩目:“数智本草”中医药大模型正式对外发布,能帮助研究者完成中医药理论证据的挖掘总结;综合性信息分析平台“星斗云”如同中医药数据“图书馆”,能够最终靠人工智能赋能中药研发;还有最新研发的“中医四诊智能诊断系统”,把中医问诊、脉诊、舌诊、面诊等整合于一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医疗信息的整理分析。
据统计,2023年我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1.93万亿元。专家觉得,中医药产业是极具增长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贯通一、二、三产,覆盖产学研用的全产业链特性,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动能,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一旦与新一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将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加快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我省素有“豫地无闲草”的美誉,拥有四大怀药、禹八味、八大宛药等道地药材品牌,还有十大豫药、五大优势道地中药材产区、六项中医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羚锐制药、仲景宛西、天方制药等豫产中药集群不断壮大。中医药大省要成为中医药强省,河南重任在肩,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中医药+X=?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一催化剂作用下,奇妙的化学变化最终将产生健康生活和高水平发展两种新物质。(记者 李英华 李倩)
茯芡莲韵冻、咬春饼、枇杷龟苓膏、明目亮眼小食盒、润肺祛痰QQ糖……日前,在河南省中医院第三届中医护理药膳大赛上,一道道妙趣横生、充满创意的药膳菜品,带来了一场中医药与美食、文化与味觉的双重碰撞,圈粉无数。
“四神汤源于宋朝,是茯苓、怀山药、莲子和芡实搭配在一起煲成的汤,是一道适合夏季的健脾祛湿食方。”“鸽子汤从宫廷宴品走上百姓餐桌,具有滋阴壮阳、补肝肾的作用。”“左翻右翻睡不着,素有‘东方睡果’之称的酸枣仁来帮忙。”来自省中医院45个临床科室的中医护理人员组团参赛,对精心制作的药膳菜品从药食配伍、辨证思路、适宜人群、制作的步骤、临床应用等方面做详细讲解。
“每一款药膳,都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中药学、营养学知识的融合,体现的是‘药食同源、简便验廉,蕴医于食、寓养于膳’的中医药膳理念。”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汪坤说。
医食相通,重在养生。在古代,药膳又被称为“食疗”,用于养生治病防病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学专著都对药膳有过详细的记载和阐述。例如,《伤寒杂病论》中首创的桂枝汤、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皆为药食两用的名方,并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以食养生、以食疗疾的中医饮食养生理念越来越受欢迎,中医临床上饮食护理更是促进患者防病、治病、康复的重要手段。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红霞说:“连续三年举办药膳大赛,就为了逐步提升中医护理人员辨证施膳的能力,将药膳与临床专病专科相结合,给予患者针对性更强、更加有用有效的饮食指导。”
据介绍,省中医院药膳大赛选出的一些辨证施膳的药膳菜品或汤饮都运用到了临床,有的成为患者的“定制茶饮”,如肾病科的“玉米须饮”、眼科二病区的“三花奶茶”、急诊科的“黄蓉饮”、肛肠科的“畅快如意饮”等。还有一些制作相对复杂的药膳,医院将制作过程拍成健康宣教小视频,让患者在家也可以动手制作。(记者 李倩)
疗愈、提神、“续命神器”……提起这些词,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咖啡。但是,加入了中药配方的“新中式”咖啡,你喝过吗?
5月15日,记者走进郑州一家线下咖啡店,清香的咖啡味儿扑鼻而来,隐约还有一股苦中回甘的中药味儿。走近吧台,手绘板上“你的第一杯‘新中式’咖啡”十分吸睛。据了解,这是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在郑州开设的首家新概念店,招牌产品便是“新中式”咖啡。
研磨、萃取、打奶泡、拉花……“00后”咖啡师李嘉欣在咖啡机前熟练操作、忙碌不停,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三杯香气四溢的“新中式”咖啡。
从外观来看,“新中式”咖啡透着独特的中国风设计,撒了肉桂粉和苹果干的肉桂苹果拿铁“颜值”更高。喝下一口陈皮拿铁,咖啡的醇香中夹杂着陈皮的香气……
“我在这里工作收获很大。”李嘉欣边做咖啡边讲着自己的经历。之前她一直在上海学习咖啡制作,接触过很多咖啡品类。这两年“中式配方+咖啡”的创新方式在咖啡行业逐渐流行起来,回到郑州后,她被“中药+咖啡”的搭配、“药食同源”的理念吸引。
“我们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做个性化推荐。”她介绍,比如,陈皮拿铁健脾补肺,能调节肠胃;罗汉果美式生津止渴,能缓解疲劳。
谈话间,一杯肉桂咸摩卡制作完成,用木质托盘端着,再摆上桌,仪式感和氛围感瞬间拉满。“95后”姑娘小郑是这家店的常客,她如今也开启了养生之道:“喝中药咖啡,在提神醒脑的同时,还能调理一下身体。”
近年来,中药奶茶、中药咖啡、中药面包等新中式的创意产品层出不穷,一些品牌也在纷纷试水布局新概念店。李嘉欣和记者说,郑州中药养生茶饮店越开越多,还有一些中医馆推出“药膳厨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体验,这都说明了年轻人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记者 李倩 梁莹莹)